会议专题

基于代谢组学的慢性砷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和对比慢性砷中毒患者(观察组)与正常人(对照组)的头发样本,筛选差异代谢物,分析其代谢途径,为砷毒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两组头发样本的代谢物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析代谢图谱差异,找出差异代谢物. 结果:最终筛选出4种差异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在观察组中分别为苯乙醛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升高,而谷胱甘肽和丙氨酸含量降低,分析显示这4种代谢物均与机体氧化应激相关. 结论:苯乙醛,GABA,谷胱甘肽和丙氨酸可作为慢性砷中毒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慢性砷中毒 发病机制 代谢组学 谷胱甘肽 丙氨酸

杜航 龚进 代华 岳静文 莫婷婷 夏茵茵

400060重庆,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 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国内会议

重庆市环境保护技术大会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重庆

中文

7-15

2017-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