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邻苯二甲酸酯在三峡库区消落带非淹水期土壤中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了三峡库区8个消落带河段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浓度水平,探讨了其组成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阐明了其可能的来源,并且采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价了PAEs在消落带土壤中的人群健康风险.研究结果显示,∑PAEs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含量(以干重计,下同)范围为322.0~737.3ng·g-1,平均值为497.2ng·g-1,处于文献报道的较低水平;DIBP是丰度最高的同系物单体,其次是DBP和DEHP,三者平均贡献率为94.5%,然而DEHP并不是主要污染物,这可能由于在淹水状态下消落带土壤向水体释放DEHP,但DEHP在土壤微生物中降解也不能完全排除;DMP、DEP、DBP和DIBP两两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表明4种PAEs可能具有相同来源.人群暴露6种PAEs的日均摄入量均未超过美国EPA规定的参考剂量(RfD),并且6种PAEs单体的致癌风险均远低于美国EPA规定的可接受致癌风险值,但是DBP的日均摄入量占总PAEs的60%~84%,因此,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耕作过程中应预防DBP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消落带 土壤污染 邻苯二甲酸酯 健康风险

杨婷 何明靖 杨志豪 魏世强

400715重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00715重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400716重庆,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重庆市环境保护技术大会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重庆

中文

178-191

2017-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