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霉素类药物引起不同程度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过敏反应是青霉素最常见、最严重的反应,发生率约为5%~10%.常见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热、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其症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昏迷、抽搐,也可能发生喉水肿、肺水肿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尽管青霉素皮试阴性,引起不同程度过敏性休克时有发生,现分享200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6例青霉素类药物引起不同程度过敏性休克抢救体会.绝大多数青霉素类药物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经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及吸氧等常规处置后可获救。但对于个别非常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常规处置则疗效不佳,病例1表明,常规抗过敏性休克治疗无效,经反复应用肾上腺素13MG、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大量的胶体晶体溶液扩容等药物积极抢救2小时方获成功。病例2分析认为,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尽管青霉素皮试阴性,但该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过敏性休克发生后,虽经长时间积极抢救仍无效死亡。因此,非常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常规处置疗效不佳时,应积极采取以上综合措施救治。对于既往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即使青霉素皮试阴性,也应尽量回避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另外,还要警惕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类药物 临床抢救 药物注射

张连东 葛燕萍 俞晓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急诊科 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8号 20190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南昌

中文

74-77

201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