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治疗痛证临床应用思考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专业化的疼痛治疗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韩济生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疼痛诊疗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于2007年批准在医疗机构中设立“疼痛科”,有专家提出中国特色的疼痛治疗应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四阶梯治疗,其中阶梯一即中药外洗、导引等无创治疗,阶梯二为各种针法治疗其中包括套管针的治疗,阶梯三为西医的微创治疗、神经阻滞等治疗,阶梯四为手术治疗.笔者通过经络诊察应用套管针治疗痛证,取得一定的疗效,王居易老师对于经络有其独到的认识,他的重要学术观点即经络存在于皮脉肉筋骨的缝隙观,这个观点从《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之分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日:“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的论述中可以体会所谓经络可以理解为人体形之间的各种缝隙,这个缝隙也是气道,气道通畅滑利,身体健康,疾病不长。张维波教授也认为“经络是人体组织液的低流阻通道”,他从实验的角度看到了人体经络的气的流动,在于各个组织的缝隙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体通过各种技术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人体有皮肤、肌肉、筋骨、血脉等组成,其中在最外侧的组织皮肤面积最大,连带皮肤与肉筋骨之间的组织为皮下结缔组织,人体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组织,具有支持、连接、运输、营养、保护、防御、以及创伤修复等多种功能。
疼痛 中医理论 套管针治疗 疗效评价
周炜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多功能套针发展论坛
郑州
中文
49-55
201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