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数字监控的中国大鲵繁殖行为观察

为了全面了解大鲵的繁殖行为特点,通过安装数字监控系统结合人工观察全程记录大鲵的繁殖行为.结果表明,推沙行为主要以四肢和尾部推沙为主,以头部、身体推沙为辅,时间分布为53.77%、36.90%、6.22%与3.11%.冲凉行为主要发生在20:30~24:00,其高峰期在21:30~23:30,包括躯干、头部、尾部、弯曲和抬头冲凉,分别占28.9%、27.5%、24.12%、14.0%与6.1%.求偶行为发生在20:00~23:00,高峰期在21:30~22:30,包括并肩、顶腹、爬跨、亲吻、追逐、邀请、同居和翻身8种,次数分别占21.9%、19.7%、15.0%、12.9%、10.7%、10.7%、7.7%与1.3%.大鲵夜间02:04开始产卵,经过交缠与追逐后,雌鲵腹部收缩震颤产卵,一次产卵过程历时31min.首次详细记录了护卵行为类型与时间分配,护卵行为中摆尾、搅动、震动和吃食卵粒分别占(31.74±4.35)%、(17.42±4.00)%、(3.85±1.18)%与(1.19±0.69)%;在水日均温(18.41±1.99)℃,孵化过程历时45d,后期吃食卵粒行为较前期、中期差异极显著.本研究全面详细地描述了大鲵的繁殖行为特点,丰富了有尾爬行类繁殖行为生态学理论,还为大鲵人工繁育的仿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大鲵 人工繁育 繁殖行为 时间分布 数字监控

宋英杰 罗庆华 王寒 杜茂林

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张家界427000;吉首大学大鲵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张家界427000 张家界竹园大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张家界4270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

河南洛阳

中文

49-55

2017-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