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分析
文章梳理了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借鉴计划行为模型(TPB)和创业事件模型(EEM),通过对武汉大学2016年选修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作用,与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也呈正向相关关系,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加入多控制变量分析会发现不同成长背景、专业、性别等学生在创业意愿方面的一些差异.该研究结果与Walter和Block之前的研究基本一致,制度层面的系统创新创业教育是必要的和有成效的,但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应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识教育与差异化人才培养相结合.
高等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意愿 自我效能
夏清华 张修翔 李淑珍 邓华 方琪 李轩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384-394
2017-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