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化瘀消肿酒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观察及抗炎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化瘀消肿酒抗炎、镇痛和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砸伤法建立大鼠软组织损伤模型,对砸伤评分,达到7分者为造模成功.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均匀涂抹相应药物于砸伤部位:云南白药酊组、化瘀消肿酒25.2g·kg-1组、50.4g·kg-1组、100.8g·kg-1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0d,记录损伤症候评分,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损伤局部肌肉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COX-2的表达. 结果:化瘀消肿酒3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率和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率(均P<0.05);100.8g·kg-1能减少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次数(P<0.05);化瘀消肿酒3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损伤症候评分(均P<0.01),3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100.8g·kg-1还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中切、高切,改善损伤组织的病理形态,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COX-2的表达(均P<0.05). 结论:化瘀消肿酒具有抗炎作用及抗软组织损伤作用,改善组织病理形态,其抗软组织损伤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流变指数,减少炎症因子等机制相关.

软组织损伤 化瘀消肿酒 抗炎机制 疗效评价

张飞燕 陈玉宝 李晶晶 徐晓玉

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重庆市高校中药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重点建设学科,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中药有效性评价之关键要素——证候评价”研讨会暨《中药药理与临床》第七届编委会

成都

中文

156-167

2017-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