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科研的进展--三硫自由基离子(S3-)的故事
最近,高温高压水溶液中三硫自由基离子(S3-)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关于金属元素在含硫热液中溶解、搬运及沉淀过程的认识(Pokrovski和Dubrovinsky,2011;Manning,2011;Pokrovski和Dubessy,2015;Pokrovski等,2015;Kokh等,2017;Pokrovski和Kokh,2017).S3-在热液流体中很可能与金、铂、钯、钼、铼等重要金属离子强烈结合,并在相关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Pokrovski和Kokh,2017).受限于传统的淬火分析手段,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S3-在地质热液中的性状与重要性都缺乏足够的认识.Pokrovski和Dubrovinsky(2011)运用热液金刚石透视压腔(Hydrothermal Diamond-anvil Cell;HDAC)和原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首次在含硫热液样品中鉴定出S3-组分.此一发现,随后被Jacquemet等(2014)在模拟斑岩Cu-Au-Mo矿成矿流体的人工合成包裹体的实验中得到证实,而Pokrovski和Dubessy(2015)更运用熔融毛细硅管胶囊(Fused Silica Capillary Capsule;FSCC)作为透视腔,对水溶液中S3-和其他含硫的离子及分子的稳定性做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温度、压力及水溶液的成分(如硫的浓度、氧逸度、及酸碱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最近,Pokrovski等人(2017)运用HDAC实验技术,分析了更高温压条件(l GPa,700℃)下水溶液—硅酸盐熔融体体系中S的存在形式和稳定性,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关于成矿过程中S3-的性状及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的认识.
含硫金属矿 三硫自由基离子 成矿机制 存在形式 稳定性
周羲明
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三亚572000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545-546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