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渡河流域二里沟金矿床矿石特征

二里沟金矿床产于沉积盖层之中,为大渡河流域典型金矿床之一.该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印度板块、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矿区出露于古生界泥盆系下统危关群第一岩组,岩性主要为变质石英砂岩、板岩、砂岩、白云岩、灰岩和大理岩.矿区成矿物质来源、运移与沉淀都与剪切带密切相关.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中低温蚀变和硅化蚀变.因矿区所在位置地势较高,采样难度较大,故前人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二里沟金矿床矿物组合中未见中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毒砂和磁黄铁矿,在其热液中后期出现的硫铋铜铅矿、辉铅铋矿也均为低温矿物。Co、Ni、Cu等元素的来源具有深源性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越靠近地壳深部,Co/Ni Lk值越高,成矿温度也越高。Co/Ni平均值为0.827,与沉积成因的黄铁矿Co/Ni接近,为变质热液成因。矿区矿物组合结合黄铁矿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说明了二里沟金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由黄铁矿的主量元素测试数据可知其Fe的质量分数低于理论值,属多硫型。黄铁矿中S离子亏损时会造成其晶胞棱长值减少,而矿区中黄铁矿晶胞棱长a0值大于标准值,也反应了黄铁矿铁亏损的特点,Fe可能被类质同象混入物代替。另外,成矿温度越高,Co、Ni元素越有利于进入黄铁矿的晶格中。因此成矿温度、S的富亏程度、黄铁矿晶胞棱长三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金矿床 矿石特征 围岩蚀变 成矿机制

赖翔 陈翠华 邹发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571-572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