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米易县风流山顶针杂岩年代学研究
杂岩体是指产出于同一岩浆房(或岩浆源地)的岩浆先后多次在不同的深部上升、侵入定位和分离所形成的岩体组合,以来自深部分异的同源岩浆的多次侵入为标志(刘家远,2003),杂岩体的研究意义在于其代表深部岩浆分异、演化最充分最彻底的一类岩体,是研究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岩体与成矿关系及探讨区域构造-热事件演化的理想对象.米易地区顶针杂岩的原岩来源、主体侵位时代和花岗杂岩体与铀成矿的关系一直是铀矿地质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米易风流山顶针杂岩中粒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试,在顶针杂岩的成岩时代方面得出了以下认识,风流山顶针杂岩中锆石多为半自形—它形长粒状、长柱状及椭圆粒状,发育明显核边结构,核部多期次岩浆锆石振荡环带较弱或不明显,少数可见清晰较窄韵律环带,边部溶蚀边(反应边)颜色较深,无环带特征,推测可能为高压—超高压的地体中的岩浆锆石经历了后期的变质重结晶或增生作用。
杂岩体 年代学 地质构造 成矿机理
屈李鹏 陈友良 杨宾 郑玉文 郭涛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593-593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