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南部岩浆混合作用
冲绳海槽位于中国东海大陆边缘,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俯冲至欧亚板块下导致的陆壳拉张而形成的唯一的处于扩张早期典型的陆内弧后盆地.冲绳海槽南部是否存在岩浆混合作用仍然存在争议,而岩浆混合作用对于研究壳-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冲绳海槽南部英安岩岩相学和矿物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对斑晶斜长石的成分及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分类,证明冲绳海槽南部存在着岩浆混合作用.将冲绳海槽南部地区岩浆混合作用过程概括如下:英安岩岩浆房先在上地壳形成,形成原始酸性斜长石;基性长石在深部岩浆房结晶,形成原始基性斜长石高Ca核;基性斜长石被带入上部酸性岩浆房后被酸性岩浆改造,形成Type2型斜长石。此外,也发现了两种对应成因的辉石,其Mg#变化与斜长石An值变化一致,二者均指示了冲绳海槽南部存在着广泛的岩浆混合作用,指示了可能存在着的双层岩浆房模型,而这种岩浆房分布特征对于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英安岩 岩相学 地球化学 岩浆混合作用
丁一 刘吉强 李正刚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12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653-653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