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内蒙古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位于南蒙古巨大弧形构造带的南缘、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地台碰撞挤压形成的中亚巨型增生造山带附近.区域地层为中、新生界,其中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分布范围最广,新近系地层在部分地区零星分布,地层由老到新为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玛尼吐组(J3mn)、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1b)、新近系五岔沟组(N2w)以及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区域断裂构造和褶皱比较发育,主要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两大构造运动时期,海西早期是主要的断裂构造和褶皱形成期,而燕山期主要是对前期构造叠加改造期,最终形成了以NE-NNE向构造为主导的构造格局.区域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类和少量海西期侵入岩.矿区地层十分简单,发育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熔结凝灰岩和第四系土壤和砂、砾石层;构造以NE向张性断裂为主,无岩浆岩发育.矿区内目前发现8条萤石矿脉,呈NNE-NE走向,倾角56~64°.
萤石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构造 成矿机制
张燕 邹灏 张强 李欣宇 王良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构造成矿成藏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768-768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