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沙洲铀矿床蚀变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

沙洲铀矿床位于相山矿田北部,受北东向邹石断裂带与横涧-沙洲东西向花岗斑岩带复合控制.矿化直接发生在裂隙构造和两侧围岩中,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裂隙带的走向大致为280°-330°,倾向南西,倾角60°-90°(曹小兵等,2012).该矿床明显特征是东部以碱性热液蚀变为主,西部主要为酸性热液蚀变,围岩蚀变分带非常明显(胡宝群等,2011).针对沙洲铀矿床东西两部分蚀变类型的明显差异性,研究其蚀变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分析蚀变过程中物质的迁入与迁出规律及对成矿的影响,揭示沙洲矿床的成因.

铀矿床 蚀变过程 成分变化规律 成矿机制

黄罗昱 胡宝群 彭峰 马文妍 王倩 王运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0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819-820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