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南不磨金矿成矿作用特征初探

不磨金矿位于海南省西部戈枕含金剪切带的南端,已查明金矿脉4条,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赋矿围岩为中元古代抱板群二长片麻岩、二长片岩、长英质糜棱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次有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金矿化关系最密切的是硅化,本文首次将不磨金矿的成矿期次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从早到晚又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大颗粒石英阶段、中颗粒石英阶段、细粒石英-方解石阶段,石英-多金属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矿物为石此阶段的矿物产出在脆性破碎带中。从一颗被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包裹的棱角分明的大颗粒石英我们可以推断成矿过程:前三阶段的矿物产出之后,成矿区发生了一次脆性破裂,使晶形完整的大颗粒石英发生破碎,形成棱角分明的石英角砾,伴随着含矿热液上涌、并运移到破碎带,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围绕着碎裂的石英角砾沉淀于裂隙中,并产生第四阶段的梳状石英。此外,表生成矿期则以出现褐铁矿为标志。

金矿床 成矿特征 地质构造 找矿标志

刘萌 许德如 王历星 赵朝霞 于得水 叶挺威 陈根文 单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834-834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