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秦岭北中带成矿控矿构造分析

小秦岭金矿集中区以构造活动强烈、隆升幅度大、剥蚀程度深、构造形迹清楚、矿床分布集中而著称.北中矿带金矿呈串珠状展布,是小秦岭地区典型的金矿带之一,引起了很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并开展了深入研究.当搭载岩浆活动向上迁移的气—液混合相含金流体进入上述构造扩容带时,含矿流体尚有较大的温度—压力梯度,即含矿流体具有一定的液压致裂作用,一旦溶透或致裂而贯通某一主要构造剪切带时,特别是由于第三期张扭性构造叠加改造第二期韧脆性剪切带时,可能犹如煤矿突水一样,在短时间就会灌满空间,并逐渐降压降温冷却结晶。这种推理的依据一是往往在某些矿区有几十条矿脉,而其中一、二条矿脉却占全矿金属储量的50~90%,很显然这是因为液压致裂贯入主剪切带后,含矿流体温度-压力迅速降低。因此,其他的脉岩含矿率便大大降低。

金矿床 成矿模式 控矿构造 地质特征

牛树银 孙爱群 冯建之 张建珍 燕建设 陈超 张福祥

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 石家庄市 050031 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843-844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