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金蟾山金矿床赋矿岩体成因探讨
金蟾山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内.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晚太古代变质岩系,主要岩性包括斜长角闪岩、二辉麻粒岩、磁铁石英岩及各类片麻岩.区内岩浆活动强烈,金矿脉多成群成带产于安家营子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剪切破碎带及碎裂岩化花岗岩中.后期发育大量脉岩,以流纹斑岩最为发育,且与金矿脉、矿化蚀变带平行分布,往往构成矿体的上、下盘,局部可见其侵入到矿化蚀变带中,暗示金矿化与岩体和岩脉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控矿构造为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平行侧列产出的断裂.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
金矿床 赋矿岩体 成矿机制 控矿构造
彭丽娜 魏俊浩 滕菲 邢怡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847-848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