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氯同位素在我国卡林型金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滇黔桂“金三角”是中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矿集区,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由于印支-燕山期的碰撞造山活动使得该区岩浆热液活动频繁.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超大型卡林金矿床,如紫木函金矿、太平洞金矿、水银洞金矿等.其黄金远景储量超1000吨.长期来,地质前辈们围绕卡林型金矿的矿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极大的促进了矿床学的发展.该类型矿床金常呈固溶体或次显微颗粒状.金矿床常与汞、锑、砷、铀等低温热液矿床共生或者伴生,Au、Hg、Sb、As等元素常呈共生状态.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则争议较大,争论焦点主要在岩浆流体成矿还是盆地流体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还是源于岩浆岩或者是幔源.已有的研究表明氯同位素在热液矿床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卡林型金矿床作为典型的热液矿床,将氯同位素应用其中可为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及演化提供最直接有效的证据,为探究成矿元素迁移、沉淀机制和矿床成因提供重要依据。但氯同位素作为单一参数值,还应结合碳、氢、氧等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来综合判断。除促进了卡林型金矿床的研究外,也将加深氯同位素的研究。氯作为上地壳流体中主要的阴离子,在矿物岩石和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氯同位素的研究将对地球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卡林型金矿床 氯同位素 成矿机制 找矿标志

胡宁宁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1408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902-902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