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梯度薄膜扩散(DGT)技术的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生物有效性磷空间分布研究

牧草种子是改良退化草原和培植人工草地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由于种子田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子的质量,因此了解牧草种子地土壤的基本肥力性质则是开展种子生产合理施肥,提高牧草生产力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四川红原县国家牧草种子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采集表层土壤、老芒麦地上及地下部分各88个样品,研究了土壤及牧草磷含量及DGT技术测定的土壤生物有效性磷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老芒麦不同部位磷含量差异较为显著,其中穗中磷素含量为最高,根、叶次之,而茎秆含磷量最低;土壤溶液磷和DGT推测生物有效性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溶液中有效态磷含量;从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DGT测算的土壤生物有效性磷含量、土壤溶液磷及牧草磷含量都呈现从基地东南角向基地西北角逐步递增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基地北部区域,而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西北角最高而东南角最低),表明DGT技术可反应土壤溶液中有效态磷含量及牧草真正能从土壤中吸收的磷含量,研究结果,可为种子基地磷养分的分区管理和养分重点控制区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高寒草地 牧草种子基地 土壤肥力 生物有效性 磷元素 空间分布

道里刚 塔娜 史长光 张洪轩 童琪 曾华 泽让东洲 叶莉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1743

国内会议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7学术年会

四川梓潼

中文

498-506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