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黑水虻肠道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illucens),幼虫以自然界腐烂有机物和动物粪便为食,在环境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黑水虻幼虫在取食畜禽粪便的过程中,可以显著地减少粪便的体积以及臭气.经处理的粪便可用作有机肥料,而幼虫在此过程中又能积累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酸,因此,黑水虻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了解黑水虻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对黑水虻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用了三种培养基通过梯度稀释法和连续划线法,从亮斑扁角水虻肠道内分离到了82株好氧和兼性厌氧菌.以形态学和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这82株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ARDRA聚类分析表明,这82株细菌共有36种ARDRA类型,对这些菌株16S rRNA基因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分别隶属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普罗维登斯菌属(Providenci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肠杆菌属(En 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Paenalcaligenes属、Miniimonas属、Paenochrobactrum属及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一个属共16个属.这些分离株对黑水虻生长发育和代谢、免疫等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环境治理 黑水虻 肠道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学

梅承 王晶 杨红

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 武汉430079

国内会议

第二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247-247

2017-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