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Microbulbifer属细菌yx01对赤潮藻中肋骨条藻致死机理初探

赤潮(Red tides)泛指一定环境条件下一些海洋浮游生物、细菌或原生动物异常增殖或聚集的现象,大都会引起海水变色.赤潮的形成受海洋气候、海洋生物构成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反之,赤潮又影响海洋,破坏原有的海洋生态平衡,有毒有害藻类的爆发还严重影响着沿海水产业和人类健康.因此,赤潮的防治非常重要.2015年,我国管辖海域共发现赤潮35次,累计面积约2809平方公里.我国引发赤潮的优势藻类共11种,其中以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引发的赤潮次数最多,分别为9次和8次.中肋骨条藻是我国东南海域重要的赤潮藻种类之一,也是海洋部门重点监测的藻类对象.本课题组从福建漳州云霄县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菌株编号为yxol。菌株yxol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yx01属于Microbulb沙r属细菌,与Microbulbifer okinawensis ABABA23T相似率为97.99%。该菌株能高效杀死中肋骨条藻,处理72小时杀藻率90%以上。

海洋赤潮 微生物修复 中肋骨条藻 致死机理

朱晓莹 雷学谦 郑伟 徐虹 田蕴 郑天凌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361005,厦门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61005,厦门

国内会议

第二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333-334

2017-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