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与全球高程基准差异的确定
全球高程基准统一是继全球大地测量坐标系及其参考基准统一之后,大地测量学科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球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基础.本文针对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间基准差异确定的理论、方法及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利用物理大地测量高程系统的经典理论方法,给出了高程基准差异的定义,并推导了计算基准差异的严密公式,该公式可将高程基准差异确定的现有3种方法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顾及了不同椭球参数对于计算基准差异的影响及量级,同时,高程异常差法还需考虑全球高程基准重力位与模型计算大地水准面位值不一致引起的零阶项改正.利用青岛原点附近152个GPS水准点数据,分别选择GRS80、WGS-84、CGCS2000参考椭球以及EGM2008、EIGEN-6C4、SGG-UGM-1模型,采用位差法和高程异常差法,确定了中国1985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差异.其中,EIGEN-6C4模型计算的中国高程基准与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异约为-23.1cm.也就是说,中国高程基准低于采用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当选取基于平均海面确定的Gauss-Listing大地水准面作为全球高程基准时,中国1985高程基准高于全球基准约21.0cm.从计算结果还可看出,当前重力场模型在青岛周边不同GPS/水准点的精度差别依然较大,这会导致选择不同数据对确定中国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基准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大,因此,若要实现厘米级精度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统一,全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大地测量 高程基准差异 重力场模型 椭球参数
李建成 褚永海 徐新禹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
国内会议
2017测绘地理信息与导航高端论坛——《测绘学报》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1262-1273
201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