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采集疑似鸭瘟病毒自然感染的病死番鸭的肝脾等组织,应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毒的血凝特性(HA)测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荧光定量PCR、PCR产物测序和动物回归试验等初步鉴定.结果显示:通过MDEF从疑似病料中分离到4株病毒(DPVfj1、DPVfj2、DPVfj3、DPVfj4),均不能凝集鸽红细胞;IFA结果排除了分离毒为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副粘病毒和禽坦布苏病毒;鸭瘟病毒荧光PCR试剂盒检测分离毒核酸均为鸭瘟阳性;鸭瘟病毒(JQ673560)gJ蛋白基因序列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均为阳性,且PCR产物序列与鸭瘟病毒参考株gJ蛋白基因序列相似度均大于99%;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毒人工感染30日龄番鸭和同居感染5日龄雏番鸭均可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上述结果表明四株分离毒均为鸭瘟病毒强毒株.
鸭瘟病毒 分离毒 临床表现 病理变化
程晓霞 林锋强 黄梅清 肖世峰 江斌 吴南洋 陈少莺 俞伏松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州 350013;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 35001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福州 350003;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 350013
国内会议
福建省科协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畜牧业分会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180-184
201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