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伤胃炎唾液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基于iTRAQ技术的胃炎唾液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并鉴定胃炎患者和健康人唾液差异表达蛋白. 方法:在本研究中,CG-Ⅰ组收集20例胃炎、CG-2组收集4例胃炎患者及4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唾液标本,组内等量混合后,经iTRAQ试剂标记后采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鉴定并相对定量,获得疾病与正常比较的差异蛋白质组. 结果:CG-Ⅰ组共鉴定出1189个非冗余蛋白,相对于正常组,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有208种,下调的有237种.在CG-Ⅱ组共鉴定出1195个非冗余蛋白,相对于正常组,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有203种,下调的有186种.其中,在CG-Ⅰ、CG-Ⅱ组中均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70种,下调的有112种.在差异蛋白中包括钙结合蛋白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家族等等蛋白,可望开发为胃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筛选出多种与胃炎发生发展的差异蛋白,提示了差异蛋白组在参与包括代谢、唾液分泌、胰高糖素信号通路、心肌细胞肾上腺素信号通路、沙门氏菌感染、酒精中毒、扩张性心肌病、醛固酮合成与分泌、癌症、胃酸分泌等通路上富集,揭示了胃炎发生、发展的生物过程.表明iTRAQ技术对胃炎胃炎无创伤诊断及其蛋白质组学唾液生物标记物的筛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胃炎 唾液生物标记物 差异蛋白质组学 无创伤诊断
黄飞娟 谢光珊 程德金 贺佐梅 曹美群 李映红 吴正治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广东深圳市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00 广东深圳市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518035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42-148
201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