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缪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KCC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缪刺电针和患侧电针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型(K+-Cl-co-transporter,KCC2)表达的影响. 方法: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值,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脊髓背角KCC2蛋白的表达. 结果:①与假模组比较,CCI术后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MWT和TWL值明显降低(P<0.001);电针7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缪刺电针组和患侧电针组MWT和TWL值升高(P<0.001);缪刺电针组和患侧电针组MWT和TW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②CCI术后第14天,与假模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KCC2蛋白表达下调(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治疗能够明显上调KCC2蛋白的表达(P<0.001);缪刺电针组与患侧电针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电针可以减轻外周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痛觉过敏,电针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脊髓背角中KCC2的表达来实现的.

神经病理性疼痛 缪刺电针疗法 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型 镇痛作用

李思思 蒋松鹤 屠文展 姜霞 陈温慈 胡奇妙 谷鹏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325027

国内会议

浙江省针灸学会2017学术年会

浙江绍兴

中文

160-168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