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到底哪类疑问词对句法孤岛免疫?

汉语疑问词和句法孤岛的关系,35年来(Huang1982)一直受到句法界的关注.该现象的核心,是在量化成分可以发生隐形移位的理论假设之下,某些疑问词可以出现在阻断移位的句法孤岛内部.由此引发两个问题:究竟哪些疑问词不产生孤岛效应?其内在机制是什么?本文的着眼点在于第一个问题。仅就汉语而言,Huang 1982认为区别在于论元与非论元,Xu 1990指出“怎么”虽然是典型的非论元成分,却和论元一样可以自由地出现在孤岛之中。Lin1992明确区分表方式的“怎么”和表原因的“为什么”。Tsai 1994认为同是“怎么样”,只有在动词前表工具才像论元,在动词后表方式则跟“为什么”一样会产生孤岛效应,从而提出“指称性”( referential)是区分孤岛内疑问成分的关键。Shi1994质疑指称性的作用,指出“怎么”做谓语并不具备指称性,但是仍旧可以位于孤岛之内(也见Hua 2000)。Hu 2002综合Xu的前期工作和Reinhart 199”7,提出疑问词是句子的焦点,必要前提是在其语义涵盖范围内存在有选集合(altemative set)。

现代汉语 句法孤岛 疑问词 非论元成分

李亚非 陈哲

美国威斯康森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国内会议

第六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

呼和浩特

中文

128-133

201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