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契丹小字中的汉语入声韵尾的痕迹(摘要)

契丹小字是10世纪初为记录契丹语而创制的一种拼音文字.中古汉语入声一般指由p、t、k三个闭塞音作为韵尾的音节构成.契丹小字所使用年代是否存在入声韵尾学界仍有争议.契丹小字文献中以拼音形式记录了许多汉语官职名、地名、人名等.本文通过对用契丹小字记录的“臘”、“十”、“易”、“伯”、“册”以及一些专有名词的语音分析,认为现己发现的契丹小字中仍保留了部分汉语入声韵尾的痕迹.同时认为,契丹小字的字音构拟不能仅限于参考《中原音韵》,而还应兼顾“广韵”的语音特征.这种现象可为同时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参考.

契丹小字 中古汉语 入声韵尾 语音特征

吴英喆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

呼和浩特

中文

252-252

201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