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胃肠功能安全药理实验在肿痛药物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胃肠道反应是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反应,但不同的抗肿瘤药物其胃肠道反应不尽相同.以本机构近年来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结果看,以VEGFR1、VEGFR2、FGFR1、PDGFR□和C-Kit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反复给予食蟹猴后,中、高剂量动物均出现呕吐、稀便、软便、偶见血便等胃肠道反应,组织病理学发现结肠、直肠粘膜浅层局灶出血;以HER2、HER4、EGFR等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反复灌胃给予SD大鼠后,中、高剂量动物可见稀便、软便、肛周污秽等胃肠道反应,反复灌胃给予食蟹猴后,动物均出现软便、稀便、便中带血、便中带胶冻样物质等胃肠道反应;紫杉醇胶束给予动物后,可见呕吐、血水样便,显微镜观察可见胃肠道出血;抗EGFR的单抗药物给予动物后,出现软便、稀便/水样便等胃肠道反应.但遗憾的是,当前在对抗肿瘤药物的安全评价中,针对胃肠道功能的安全药理评价并未引起监管机构及研究机构的充分重视.抗肿瘤药物的胃肠道安全药理研究相对不足,未能对临床病人提供足够的胃肠功能毒性提示并提供相关治疗手段.本文结合应用几种不同的胃肠道功能试验方法,对个别的抗肿瘤药物的胃肠功能影响进行综合评估,从不同方面证明其胃肠道反应特点,剂量反应关系特点,有力支持了其临床上病人的安全用药。

抗肿瘤药物 安全性评价 药理实验 胃肠功能

张天竺 张延林 张海飞

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昭衍路一号 215421

国内会议

第三届(2017年)中国安全药理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安全药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90-191

2017-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