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新疆”与“甘肃新疆”
雍正四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26-1759),“新疆”主要指清朝在西南开辟并实行改土归流的地区.由于黔东南地区战事不断,又有“新疆”专指“黔东南新疆”的情况出现.此外“新疆”常常与“内地”对举,具有“边疆”的含义.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由于清朝在西北地区开辟出大片疆域,“新疆”专指“西北新疆”.“甘肃新疆”于此时产生,体现了清朝治理新疆的基本理念.起初,“甘肃新疆”意指“甘肃之新疆”,与“甘肃内地”相对应;伊犁将军府建立后,“甘肃新疆”又指甘肃与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实体的合称;光绪朝,清朝有意在“新疆”前冠以“甘肃”,建立“甘肃新疆省”,但甘肃与新疆仍是并立的两个省,“甘肃”指原来的甘肃省,“新疆”成为“甘肃新疆省”的简称.
清朝时期 行政区划 甘肃地区 历史演变
桑凡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558-569
2017-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