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的湘东北地区(湖南省东北部)是中国一重要的金多金属矿产聚集区,产出有大洞、万古、黄金洞等大型-超大型金矿,桃林、七宝山等Cu-Pb-Zn-Au多金属矿床,以及井冲和横洞钴多金属矿床.近年来,在该区新发现了一系列与燕山期岩体有关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或矿(化)点,例如与幕阜山岩体密切相关的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规模为中型,其中铅金属量26.54万吨、锌金属量32.77万吨、铜金属量6.50万吨,伴生银金属量295.16吨、萤石矿物量41.53万吨、镓金属量99吨.然而,就这类型矿床与岩体的成因联系,即岩体是提供了成矿物质/流体,还是仅作为容矿岩石,尚缺乏基础科学研究,对于具体的成矿条件也缺乏约束,这严重制约了对这类型矿床的成因认识和进一步的找矿勘查.本文开展了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中主要矿石矿物和蚀变矿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结合硫同位素分析,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物质来源,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以期为湘东北地区深入开展这类型矿产的找矿勘查提供理论支撑.
铅锌铜矿 成矿作用 矿物学特征
郭飞 王智琳 王展 宁钧陶 董国军 邓腾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队,湖南长沙41000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9-10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