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封子山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秦岭造山带在晋宁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热事件,该时期在南、北秦岭皆有大量岩浆作用的记录,北秦岭的时代相对较早,南秦岭稍晚,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相关(张宗清等,1996;Li et al.,2003).商南-丹凤(商丹)缝合带为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构造带,侵入其南侧陡岭群的花岗岩体记录了造山作用和构造演化的重要信息.封子山岩体侵位于陡岭群的最南侧,是南秦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其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对于探讨和解释南秦岭以及整个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封子山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浆演化及源区特征,同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期揭示南秦岭晋宁期构造热事件的地质意义,为探讨秦岭造山带早期构造演化过程提供新的证据和制约.
花岗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柏治安 时毓 黄倩雯 刘希军 张治国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65-66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