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天山二红洼岩体CuNi-VTiFe复合矿化机制

东天山二叠纪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主体显示与Cu-Ni硫化物成矿有着直接的成因关系,而部分岩体则出现了Cu-Ni硫化物和Fe-Ti氧化物的复合矿化特征,甚至成矿作用,前者如黄山东、黄山西、黄山南和图拉尔根等,后者如香山西和二红洼(王玉往等,2006,2009,2010,2013;Han et al.,2010;肖庆华等,2010;李德东,2012a,b).东天山复合成矿/矿化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包含Cu-Ni硫化物和Fe-Ti氧化物的成矿物质富集-贫化机制提供研究素材,并且将岩浆作用过程和成矿系列有机联系,甚至对岩体的含矿性提供一些地质依据和地球化学参数.

铜镍硫化物矿床 成矿作用 矿化机制 地球化学特征

石煜 王玉往 王京彬 王莉娟 李德东 龙灵利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105-106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