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柱与俯冲共同作用对桂西南金矿成矿的启示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广泛分布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目前中国唯一被国际地质学界认可的大火成岩省.Chung et al.(1995)首次提出了ELIP与地幔柱的作用有关,并得到了广泛认可.徐义刚等(2009)估算出原始岩浆成分MgO含量约21%,Tp>1550℃,压力约3GPa;Zhang et al.(2006)在丽江发现接近原始岩浆成分的苦橄岩,MgO含量约22%,估算的初始熔融温度为1630℃,压力约4GPa;李永生(2012)恢复的原始岩浆MgO含量12.76%~23.47%,Tp1400~1630℃.ELIP玄武质岩石主要受控于高温地慢柱,同时也受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的影响,在内带俯冲作用小于地慢柱的作用而表现出与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俯冲作用仅表现为微弱的Nb-Ta, Zr-Hf负异常;在外带地慢柱的作用依然明显,但在部分区域产出俯冲作用的岛弧玄武岩。地慢柱与俯冲相互作用可能控制了桂西南金矿的成矿背景,本文提出了扬子板块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型。
金矿床 成矿模式 地慢柱 俯冲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张付胜 刘希军 时毓 邓发亮 吕楠 张治国 廖帅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18-119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