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北大山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规律探讨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北大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板块阿拉善地块西南缘(王俊峰,2010).区域地层简单,由占元古界、石炭系、二叠系、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和第四系等组成(史美良,1987),古元古界浅变质岩为区内主要的含铀建造.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合黎山-雅布赖区域性深大断裂带从工作区中部通过,该断裂在加里东初期已具规模,海西中、晚期活动强烈,并伴有大规模中酸性、中基性乃至超基性岩浆岩侵入(赖新荣等,2007),从志留纪到二叠纪(海西中晚期)均有岩浆活动,具有多期、多次性特征,二叠纪伟晶状花岗岩在区内分布广泛,为富铀的酸性花岗岩.北大山地区经历了中条期和华力西期两个构造演化阶段,古元古代末期受中条运动影响,区域发生剧烈的构造运动,使古元古界地层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导致原岩中的铀发生了较大重新转移、分配,形成了有利的铀源层,在北大山中部德尔和通特组中局部富集成矿,在卡修塔塔一带由于晚期辉长、灰绿岩的侵入,使钙质千枚岩发生矽卡岩化,形成卡修塔塔中型铁矿,伴有铜、钴、镓等元素富集成矿;二叠纪末期受晚华力西构造影响,区内再次发生变质作用,在半截井-阿尔斯兰一带上石炭统、二叠纪弱变质火山岩中有铀矿化、异常显示,发育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热液蚀变,因此北大山地区为铀-多金属等热液型矿的成矿有利区.

热液型铀矿 成矿规律 岩浆活动 地质特征

郭长林 耿海军 何佳军 冯博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181-182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