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宁凤城赛马铌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中国铌钽资源量较丰富,仅次于巴西,位居世界第二,尤以江西铌钽资源最为丰富,内蒙古次之(蔡肖等,2014),而东北地区铌钽矿床发现较少,找矿勘查及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赛马铌矿床的发现,为中国东北地区铌钽矿的找矿勘查及综合研究提供借鉴.赛马矿床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赛马镇境内.研究区处于华北板块东北部,辽东地块的太子河-浑江凹陷与营口-宽甸隆起的交汇部位.区域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震旦界、寒武-奥陶系、侏罗系以及第四系.区域岩浆岩普遍发育,海西期至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强烈,具多期次多旋回特点,自晚太古代到中生代的不同时代花岗岩体均有出露.区域构造以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北西与北北东向,赛马矿床位于东西向与北东向断裂交汇处,断裂构造为成矿元素的运移、富集提供了较好的地质条件,也为碱性岩型铌钽矿床的形成奠定基础.此外,研究区内碱性岩呈带状分布于东西向与北北东向深断裂的交汇部位,岩带东西长40krn,南北宽15km,出露面积约200km2.碱性岩呈岩株、岩枝状侵人于前奥陶纪地层中,与上覆侏罗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碱性岩带由四个碱性侵入体与大量碱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构成,自东向西碱性逐渐增强,岩性从正长岩-云霞正长岩过渡到霓霞正长岩.

铌矿床 成矿机制 岩浆活动 地质特征

鞠楠 张森 毕中伟 石蕾 张迪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2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189-189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