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北部白杨河矿区中基性岩脉时代研究

雪米斯坦(谢米斯台)成矿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呈东西向展布,是新疆北部重要的铀-稀有金属成矿带,成矿带长约120km,自西向东由白杨河铀-铍矿床及雪米斯坦工区、七一工区、十月工区、马门特矿点和一批异常点组成.成矿带内中基性岩脉广泛发育,岩性主要有辉绿岩、辉绿玢岩、闪长岩等.中基性岩脉广泛出露于晚志留-晚石炭世火山岩-次火山岩及侵入岩体中,多集中在大断裂旁侧、岩体附近和次级火山机构中,其展布方向有近东西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340°~350°)和北东东向(55°~75°)三组,其中在深断裂附近东西向一组最为发育,而在铀矿化区内一般以后两组为主.岩脉一般宽1~3m,最宽10余米,长数十米到百米,最长达千米.铀矿勘查和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铀矿床(点)的产出和空间分布与辉绿岩有密切关系.

铀矿床 地质构造 中基性岩脉 年代学特征

田建吉 李子颖 范洪海 衣龙升 王果 王谋 黄钢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239-239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