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普朗超大型斑岩Cu(Au)矿床的剥露历史

斑岩型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钼矿和金矿类型之一.这类矿床通常产于汇聚板块边缘(Sillitoe,2010;Cooke et al.,2014),成因上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的斑状侵入岩体(深度<6km,平均2km;Wilkinson and Kesler,2007)及其与之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前人研究表明,在成矿时代上,斑岩型矿床主要分布于显生宙,尤其是新生代(Singer et al.,2008),而前寒武纪的斑岩矿床则十分稀少.此外,矿床的年龄与出现频率近似具有正态分布的特征(Wilknson and Kesler,2007),即:特别年轻的矿床(<10Ma)数量相对很少,特别古老的矿床(>200Ma)数量亦很少,而在~11Ma附近出现峰值.这样的年龄分布特征通常归因于成矿后的抬升与剥蚀作用(Wilknson and Kesler,2007).

铜矿床 成矿斑岩 地质特征 年代学

冷成彪 David R.Cooke 侯增谦 Noreen Evans 张兴春 Brent I.A.McInnes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81 CODES, University of Tasmania, Hobart, TAS 7001, Australia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John de Laeter Centre/Applied Geology, TIGeR, Curtin University, Bentley, WA 6845, Australia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314-314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