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西北铜厂沟斑岩型Mo-Cu矿床蚀变分带、脉体系统研究进展

铜厂沟Mo-Cu矿床位于格咱岛弧南端,并处于扬子陆块西缘坳陷带和甘孜-理塘结合带的交汇部位,是格咱岛弧构造-岩浆成矿带燕山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也是该区近年整装勘查实施以来取得的重大找矿成果(李文昌等,2012).区内岩浆岩发育,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为主,侵入岩发育有燕山期中酸性浅成岩体沿铜厂断裂附近分布,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γδπ),次为辉绿玢岩(βμ),与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主要为呈不规则状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矿化以钼为主,局部具弱铜矿化,矿体表现为铜钼共生矿,铜钼元素有垂直分带现象,矿体浅部以铜为主,中部为铜钼共生矿,深部以钼为主.目前,矿区共探获铜金属量1.73万t,钼金属量25.9万t,矿床规模达大型.

铜钼矿床 成矿作用 蚀变分带 脉体系统

刘学龙 李文昌 朱俊 张娜 杨富成 王帅帅 罗应 张昌振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322-323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