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成矿地质背景
青藏高原造山带是早新生代以来的印度和亚洲板块碰撞的结果(Chang and Zheng,1973;Allegrèet al.,1984),并由三个地体、复理石杂岩带和岛弧依次增生在欧亚大陆南缘上形成.从北往南,这个三个地体依次为松潘-甘孜地体、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并分别被金沙江缝合带(JS)和班公-怒江缝合带(BNS)所隔离(Yin and Harrison,2000).羌塘地体主要以前寒武纪变质岩、晚古生代浅海沉积地层和侏罗-白垩纪夹陆相碎屑岩的海相碳酸岩地层为特征.青藏高原的地体中,该地体的地壳厚度(50~60km)最薄,地幔温度最高(McNamara et al.,1995).
成矿地质 地幔温度 海沉积地层 陆相碎屑岩 海相碳酸岩 地壳厚度
陶文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41-342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