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该区自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次洋壳俯冲、陆—弧碰撞和陆内会聚等一系列大地构造事件,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到目前为止,仅在西藏已经探明的矿种多达101种,探明矿产地1858处,探明储量的矿床达132个.已发现的超大型、大型金属矿产有:罗布莎超大型铬铁矿矿床,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带以及冈底斯带中段的尼木厅宫、冲江、白容、岗江、达布铜钼矿、驱龙铜钼矿、甲玛铜钼多金属矿、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同时在羌塘地块以及藏北及川西的松潘地块、东昆仑一西秦岭及西南三江造山带等地也相继发现了众多的大型特大型金属矿床.显示青藏高原是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因此,研究青藏高原的大地构造演化与主要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的关系及成矿规律,对推动该地区的找矿勘探工作,实现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地质演化

邹光富 毛英 毛琼 郭增强 夏彤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岩矿分析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 华北油田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374-375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