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赤湖-福兴铜矿区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赤湖和福兴铜矿位于新疆东天山的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中,是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这两个铜矿区已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方面的研究工作(Zhang et al.,2016;Wang et al.,2016a;Wang et al.,2016b),但是矿区岩体形成的物化条件尚不清楚,制约了该矿床乃至该带斑岩成矿系统的成岩-成矿物化条件的研究.因此本文以赤湖和福兴矿区的中酸性岩体中蚀变较弱的原生角闪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其进行矿物学及矿物化学条件的研究,并结合这些岩体已有的年代学数据及野外穿切关系,来查明矿区岩体形成的物化条件,这有助于理解矿区以及整个土屋-延东铜矿带岩体形成的结晶特征、构造背景和成岩成矿过程,对于该带斑岩型铜矿的形成条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铜矿床 地质构造 角闪石 矿物特征 地球化学
龚林 陈华勇 肖兵 王云峰 赵联党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86-386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