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清原绿岩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探讨
近年来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工作显示,位于中国华北克拉北缘的清原绿岩带内同时(~2.55Ga)发育多处VMS和BIF矿床(万渝生等,2012;张雅静,2014;Zhu et al.,2015;彭自栋等,2015,2017).然而,目前关于该绿岩带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陆内裂谷(Zhai et al.,1985)、地幔柱(Wu etal.,2013;Li and Wei,2017)和俯冲作用下的弧环境(Peng et al.,2015;Wang et al.,2016)等争议,且对绿岩带演化与其VMS和BIF成矿作用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仍缺乏认识.因此,本文选取清原绿岩带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表壳岩系中的变火山岩开展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和U-Pb年代学分析工作,以限定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一步探讨绿岩带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演化与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
成矿作用 绿岩带 构造演化 地球化学特征
彭自栋 王长乐 佟小雪 朱明田 张连昌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432-433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