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康滇地轴前寒武系混合岩型铀矿化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康滇地轴地处扬子陆块西缘,北起四川康定-泸定,南至云南武定-牟定一带,东、西以大渡河-安宁河断裂和金河-箐河断裂为界,呈南北500多公里长、东西数十公里宽的南北向狭长构造带(黄汲清,1954;李春昱,1963).它不仅是中国前寒武系出露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区带,通过上世纪开展的航空伽马测量和伽马能谱扫面发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铀矿化点(带),之后,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持续深入,相继在米易垭口、攀枝花大田以及云南牟定找到了A-101、505以及1101等矿化类型独特的铀矿点(即混合岩型铀矿),该类型铀矿化具有品位高、颗粒大、晶质铀矿发育等特征,进而备受铀矿地质工作者的关注(罗一月,1990;戴杰敏和朱西养,1992;胥德恩,1992;陈友良,1992,2004;李巨初等,1996);尤其是近年来在米易海塔地区大颗粒晶质铀矿的首次发现和报道(张成江等,2015),更大的激发了中国铀矿地质学家的研究热情,同时也进一步确认康滇地轴具有极大的找矿前景和极高的铀矿科研价值.

铀矿床 成矿地质 矿化特征 地球化学

吴玉 王凤岗 姚建 孙悦 郭海涛 周光泽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100029 核工业280研究所,四川广汉618300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447-447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