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恰县萨热克巴依盆地基底含矿性研究
前人对萨热克巴依盆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对于萨热克巴依盆地外围长城系基底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对萨热克巴依盆地南部外围基底地质填图、地质剖面测量,对其铜等含矿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北山构造转折端,区内构造变形强烈,其中萨热克巴依盆地与南部基底地层在接触带发育逆冲推覆构造,同时发育较多性质不明的断层,大量褶曲构造以及韧性变形,地层产状多变,但主体走向呈近北北东向展布.萨热克巴依盆地基地为长城系地层,可分为6个岩性段,其南部—研究区基底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第四岩性段(Chak4),该地层出露的岩性主要以黑云母石英片岩、绿帘石化长石石英片岩,二云母长石石英片岩,石英片岩为主.该区域内长城系地层发育大量的石英脉,主要沿片岩裂隙呈网脉状、透镜状、香肠状分布,脉宽约2~30cm,同时发育少量方解石脉,矿化主要与网脉状石英脉有关.岩石结构以鳞片变晶结构为主,片状构造。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室内镜下鉴定、主-微量元索分析、硫同在素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研究,初步认为该地层中的铜矿化体为变质热液成因。该地区强烈的韧性剪切等构造活动,造成地层中的金属物质重新活化、随构造活动产生的变质热液迁移,并在构造裂隙中进行富集而形成铜矿化体。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发现,距离研究区铜矿化体大约4km处也发现了黄铜矿化、孔雀石化;矿化点展布方向与研究区铜矿化体一致,表明该矿化带上具有进一步寻找铜矿化的潜力。
铜矿床 成矿地质 矿化特征
胡雷雷 王月飞 陈腾 李述国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468-468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