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纳岭沟铀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三级构造单元伊盟隆起上,北为河套断陷,西接天环向斜,东与伊陕斜坡相邻,矿床内部构造不发育(李西得,2015).该矿床具有含矿含水层厚、岩矿比大(戴明建,2016;焦养泉,2005)及明显的后期热液作用的特征(夏菲,2016).区内的砂岩型铀矿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直罗组,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中砂岩、钙质胶结岩屑长石中砂岩.经显微镜下观察,岩屑长石中砂岩的特征为接触式-孔隙式胶结,棱角-次棱角状,胶结物为伊蒙混层、伊利石、假杂基、绿泥石及弯曲变形的黑云母,重矿物可见锆石和钛铁矿,钛铁矿个别可见弱氧化,发育于黑云母解理缝的黄铁矿已完全被氧化为赤铁矿,常见斜长石中等-强绢云母化,钾长石基本未蚀变,黑云母含量约7%,钛铁矿含量约1%~2%,裂隙含量约1%;钙质胶结岩屑长石中粗砂岩的特征为固结致密,孔隙不发育,以钙质胶结为主,可看到两期钙质胶结现象,偶见粒间绢云母胶结、伊利石胶结、绿帘石胶结,部分岩屑中等-强绢云母化,钾长石基本未蚀变,斜长石中等-强绢云母化,黑云母含量约1%,少量可见弯曲变形,弱绿泥石化,可见钛铁矿被氧化为白钛石和锐钛矿,草莓状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于粒间,少量岩屑表面见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经伽玛枪检测,样品WTN-8-7铀品位较高,属于矿段.研究该区铀矿床矿段中石英碎屑中的次生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对研究该区铀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铀矿床 成矿地质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李平 刘红旭 张字龙 丁波 宋昊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100029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480-480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