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冕宁牦牛坪超大型稀土矿床流体演化过程和氟碳铈矿沉淀机制研究

新生代冕宁-德昌(MD)稀土成矿带位于印度-亚洲碰撞带东缘,扬子地台西缘,四川省西南部,长约270km,宽15km,轻稀土氧化物(REO)总资源大于三百万吨(Mt)是中国最具有经济价值的成矿带之一.牦牛坪稀土矿床作为整个矿带中最大的矿床,目前勘查合计其稀土氧化物总含量达120万吨,属世界第三大矿床.整个矿床主要受控于一系列NE向走滑断裂,整体走向与哈哈断裂一致,矿区出露碱性花岗岩,变质碎屑岩,流纹岩和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四套岩石单元(袁忠信等,1995).该矿床以高度发育的矿脉系统为特征且所有的矿脉均赋存在大孤岛和光头山矿体的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中.

稀土矿床 成矿流体 氟碳铈矿 沉淀机制

郑旭 刘琰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527-528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