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对老年人慢性疼痛应对方式的预见作用
依恋(Attachment)是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指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先天性系统,该系统指导个体在面临威胁时亲近依恋对象,保护自己免受伤害.1982年Kolb将依恋理论引入慢性疼痛领域,开始了依恋理论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慢性疼痛作为老年人常见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意识到依恋对老年慢性疼痛的作用.应对方式是缓冲或控制个体对压力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可间接反应老年人对疼痛的感受.国外研究发现,老年依恋与疼痛应对方式间存在关系,如安全型依恋老年人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不安全型依恋老年人则趋向消极应对,这提示后者的疾病可能得不到及时诊治,延误病情,影响愈后.我国在此方面研究较少,故本文将关注慢性疼痛老年人的依恋特点及依恋在应对方式中的预见性作用,为疼痛的早期预防、治疗及个性化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老年人 慢性疼痛 依恋理论 身心健康
王靓 戴付敏 王丽君 陈瑞云
河南省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55-160
2017-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