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空巢老人身心状况及干预研究进展

从社会人口学的意义上看,老年空巢家庭是指:家里老年人独自居住生活,身边没有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而空巢老人往往是指年龄大于60岁,没有与子女在一起生活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由于社会、观念、经济、文化等多种现代化因素的不断发展及其共同作用,家庭结构转向为核心化和空巢化,因此空巢家庭将会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一种主要形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空巢家庭的比例高达32.64%,与上一次普查数据相比上升了8.94%。预计到2015年,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达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25%.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分析,空巢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和国家都必须重视的问题.随着城市空巢化现象的越来越普及,城市空巢老人在面临生活、心理、社会、疾病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心理压力更大,当然相对的家庭、社区、社会也承受着巨大的养老负担。针对空巢老人,积极开展认知干预,正确引导,帮助树立积极信念,有利于改善空巢老人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同时完善相应的社会支持及家庭服务体系,有利于及时识别空巢老人的现存/潜在危险问题,及时予以干预,促进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增加社会效益。

空巢老人 养老服务体系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生命质量

林澔 花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贵阳

中文

382-385

2017-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