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疮”“疡”汉字构意分析及文献考证

中医术语名词特别是疾病(证、症)名称繁复多样,有一病(证、症)多名,有多病(证、症)一名等各种现象.本文以“疮”“疡”二字为例,运用汉字构意分析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疾病名词术语.“疮”“疡”二字作为病(证、症)名称,常并用互训,可泛指皮肤病(证、症).通过构意分析,运用汉字构形学、同源字等方法,分析认为二者的共同点是多指开放或破溃性的皮肤病(证、症).再析而言之,“疮”“疡”又有病位深浅的区别.此外,本文发现“疮”与“疡”二字在不同时代的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所代表的词义范围也各有不同,与疾病史及中医思想史的发展有关.从方法论上来讲,结合文献和乃至疾病史、中医思想史,对中医疾病(证、症)术语名词特别是单音节词进行汉字构意分析有助于厘清命名义理,明确其语义上的具体所指,并揭示隐藏在语义背后的深层意图,破译先民留存在中医典籍中的文化密码.

中医术语 汉字构意 语义分析 文献考证

张戬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医古文学术交流会

贵阳

中文

28-30

201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