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医学文献的误读与过度诠释--以《五十二病方》为例
传世医学文献的研究中,一直存在对古籍文本误读和过度诠释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七损八益”一语的解释,学者己讨论较多.但对于出土医学文献来说,由于难度较大,研究方法的不完备等原因,存在过度诠释的现象相比传世文献,有过之而无不及.且出土医学文献中出现的过度诠释,多是与文本误读有关.本文试举《五十二病方》中“产齐赤”与“煮茎”二例予以说明,以冀引起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
医学文献 《五十二病方》 文本误读 过度诠释
张如青 于业礼 张苇航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39-144
201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