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人--金甲邑白族村落的人情交换与秩序
金甲邑村缺失了传统中用以维系社会秩序的制度性组织,但却历经40年的铅锌矿开发而依然保持有序运行,其根源就在于村落以一种区别于社会实体组织路径的方式来实现村民之间的关联,他们以办事场合的人情交换作为社会性,在“相欠相还”的原则下透过礼金、“闲”和帮忙的交换实现彼此的连结,从而不断维系和强化“同村人”这个关系类型.借助对“同村人”这一具有特殊意义之关系类型的保护,使得村落秩序的实现得以可能;且“同村人”在金甲邑村是以一种心理上的组织边界而存在,它不同于以个体为中心而不断扩散的关系网络,更多的是一种没有实体、却有明确边界的关系类型.
民族村落 人情交换 村落秩序
杨梅
玉溪师范学院社会工作系,玉溪65310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577-591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